第1章 獨自站在金鑾殿的熊一世

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落在華朝皇宮的金頂上,閃爍著耀眼的光芒。

正月初一,這本是萬民歡慶、百官朝賀的日子,但今日的皇宮卻格外安靜,隻有微風拂過,帶動著簷角的鈴鐺發出清脆的響聲。

熊玉身著龍袍,獨自站在金鑾殿前,眺望著遠方。

他的臉上冇有過多的表情,眼中卻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深沉,他是華朝第一代皇帝,簡稱熊一世,這是他正式登基的第二年,他和兄弟們浴血奮戰換來的江山。

“陛下,今日是正月朔日,是否要召集百官,舉行朝賀大典?”

一位老臣上前,恭敬地問道。

熊玉轉過身,淡淡地看了一眼老臣,說:“朝賀大典不過是形式而己,朕更關心的是百姓的福祉,國家的安寧。”

老臣麵露難色,猶豫道:“可是,這是曆來的規矩,若是今日不舉行朝賀,恐怕會引起朝野非議。”

熊玉冷笑一聲,道:“規矩是人定的,也是人破的。

朕登基一年以來,一首在思考如何使華朝更加繁榮昌盛。

若是拘泥於這些虛禮,又怎能實現朕的抱負?”

老臣無言以對,隻能低頭稱是。

這時,另一位年輕的官員走上前來,拱手道:“陛下英明。

臣認為,陛下可以將今日的朝賀大典改為百姓的慶祝活動,讓萬民共享新年的喜悅。”

熊玉聞言,眼中閃過一絲讚賞,道:“此言甚合朕意。

傳令下去,今日皇宮開放,百姓可自由進出,與朕共慶新年。”

訊息傳出,皇宮外頓時沸騰起來。

百姓們紛紛湧入皇宮,歡聲笑語此起彼伏。

熊玉站在高處,看著這一幕,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。

“陛下,您看,百姓們多開心啊!”

一位宮女指著下方的百姓,高興地說道。

熊玉點了點頭,道:“是啊,這纔是朕想要看到的新年景象。

百姓安居樂業,國家富強昌盛,這纔是朕的初心和使命。”

這時,一位老者擠到了熊玉的麵前,跪下磕頭道:“陛下萬歲!

感謝陛下讓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也能進入皇宮,共慶新年!”

熊玉扶起老者,溫和地說:“老人家,您不必多禮。

朕也是百姓出身,深知百姓的疾苦。

朕希望每一位華朝的子民都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。”

老者感動得熱淚盈眶,連聲道謝。

周圍的百姓也紛紛圍了上來,向熊玉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。

熊玉一一迴應著百姓們的問候和祝福,心中充滿了滿足和自豪。

他知道,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百姓們的認可和支援,這是他作為一位皇帝最大的榮耀。

夜幕降臨,皇宮的燈火通明。

熊玉站在宮殿的露台上,眺望著星空。

他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壯誌,暗下決心要繼續為華朝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。

“陛下,夜深了,該休息了。”

一位侍從輕聲提醒道。

熊玉收回思緒,點了點頭,轉身走回寢宮。

他卻又突然停步,扭頭對侍從說道:“把吾放在桌上的文稿整理好,明日麵見文武百官,吾有要事昭告天下。”

侍從恭敬地應了聲“是”,便急匆匆地去執行命令。

熊玉看著侍從的背影,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和期待。

第二日清晨,金鑾殿上,文武百官齊聚一堂,氣氛莊重而肅穆。

熊玉身著龍袍,端坐於龍椅之上,目光如炬,掃視著下方的百官。

“眾愛卿,”熊玉開口,聲音洪亮而有力,“今日召集爾等,有一要事需昭告天下。”

百官聞言,紛紛正色聆聽。

熊玉深吸了一口氣,繼續說道:“朕自登基以來,日夜勤勉,夙夜在公,為的是使華朝百姓安居樂業,國家富強昌盛。

然而,朕深知,治理國家非一日之功,需要眾卿共同努力,共同謀劃。”

他停頓了一下,目光變得更加深邃:“因此,朕決定推行一係列新政,以改善民生,發展經濟,加強國防。

這些新政包括減輕賦稅、興修水利、發展農業、加強教育等方麵,旨在從根本上提昇華朝的綜合國力。”

百官們聽得津津有味,不時點頭稱讚。

熊玉見狀,心中稍安,繼續道:“當然,推行新政並非易事,需要齊心協力,共克時艱。

朕希望各位愛卿能夠積極支援新政的實施,共同為華朝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。”

百官們紛紛表態支援,表示願意全力配合新政的推行。

熊玉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,他知道,自己的決策得到百官們的認可和支援,這是推行新政的重要前提。

退朝後,熊玉回到寢宮,繼續批閱奏摺,處理國事。